2025.04.30
绿小居
浏览量:
(图一)西安欧亚学院建校30周年
(图二)DJI影像建模——陕西国棉一厂
(图三)点云建模——西安欧亚学院校史馆
在浙江横店影视城的明清宫苑前,一群年轻人手持三维激光扫描仪穿梭于古建筑群中;在新疆库车的峡谷地貌间,无人机盘旋升空,精准测绘地形数据;在延安革命旧址的砖瓦缝隙里,高精度点云模型正悄然记录历史的痕迹……这不是某家科技公司的项目现场,而是西安欧亚学院人居环境学院智慧测量工作室《工程测量》课程的实践课堂。当传统课堂走出教室,当测绘工具从卷尺升级为无人机与激光雷达,一场关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育变革正在真实上演。
传统工程测量课程常被诟病为“理论艰深、实践脱节”,而人居环境学院智慧测量工作室给出的答案是——“把课堂搬到山河湖海之间,让技术对接产业一线”。智慧测量项目团队以“真实场景+真实项目+真实需求”为核心,重构教学内容。——技术迭代:引入无人机航测、激光FARO、GO SLAM手持移动扫描系统、华郎三维激光扫描仪等前沿设备,学生从操作全站仪进阶到掌握数字建模全流程;——场景升级:依托西部电影集团、重庆酷玩动漫等企业资源,将测绘对象从校园拓展至影视基地、历史遗迹、工业厂区等多元场景,参与目前一些影视热剧中的XR场景扫描;——能力跃迁:在新疆库车地形测绘中验证无人机数据处理能力,在横店影视城古建筑扫描中习得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技能,真正实现“学中做、做中学”。
“企业导师带着项目进课堂,专业教师跟着团队下现场——这种双导师制”成为课程的最大亮点。——企业命题,真题真做:西部电影集团提出“影视场景三维建模”需求,学生团队协助企业团队需在一周内完成延安万佛洞的扫描与影视化模型重建;——技术反哺,协同创新:与重庆酷玩动漫合作开发的“无人机+SLAM扫描”工作流,既满足动漫场景快速建模需求,又为传统测绘提供轻量化解决方案; ——成果转化,双向赋能:智慧测量工作室学生参与的陕西国棉一厂数据直接接入企业BIM平台,而企业提供的真实案例库又反哺教学资源建设。正如智慧测量工作室负责人王丰俊指出:“产教融合不是简单挂块牌子,而是要让技术标准、项目流程、人才评价全面接轨行业”。 在新疆戈壁滩的烈日下调试设备,在横店片场的星光中核对模型精度,这些经历塑造的不仅是技术能力,更是欧亚ESC理念倡导的“复合式竞争力”: ——技术硬实力:兴趣变为未来职业,让感兴趣的学生获得无人机驾驶执照; ——跨界软实力:影视建模、测绘项目倒逼学生掌握历史建筑知识、影视美术基础; ——职业发展力:2021级学生孙昊、张佳乐通过在智慧测量工作室的真实项目历练,在陕西风雷移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实习时深受企业好评,企业直言:“学生的无人机操作水平已经抵得上我们从业两三年的成熟飞手了”。
从黄土高原到江南水乡,从手持测距仪到激光雷达,这场跨越3000公里的教学实验,丈量的不仅是地理坐标,更是应用型教育的革新维度。当学生提交的测绘数据成为企业投标书里的关键附件,当课堂作业转化为文化遗产保护的数字化档案,我们清晰地看到: 真正好的教育,永远生长在理论与实践的交界处,沸腾于产业与教育的共生中。人居环境学院《工程测量》课程的探索,正为应用型高校的产教融合写下生动注脚——在这里,每一组数据都有产业的温度,每一次实践都是对未来的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