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新闻速递

人居学院好书推荐 | 第一百二十二期:《建筑桃花源》

2025.03.16      绿小居      浏览量:

(图一)建筑桃花源

(图二)作者汉宝德



建筑桃花源:内容简介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中这一片宛转而滋养的乐园,实在就是我国古人所构想的“福地”——用现代的话说,即“适合人类生存的环境”。对于中国人古往今来一贯追求的福地、吉宅,汉宝德先生宽容地称其为“前科学”,并孜孜不倦地以科学的精神、系统的分析去了解它,以此探究中国传统的建筑观与环境观。作者简介汉宝德 1934年生于山东日照。台湾成功大学建筑学士,美国哈佛大学建筑硕士,普林斯顿大学艺术硕士。曾任台湾东海大学建筑系主任、汉光建筑事务所主持人、自然科学博物馆馆长、台南艺术学院创校校长,是20世纪后半,引领台湾现代建筑思潮的重要学者,在推动台湾建筑教育、文化资产保存等方面,都有卓越成就。2014年11月20日在台北逝世。

目录前序:中国人的环境观念架构,前言,我国士人对风水的态度,风水的古与今,峦头:自然的概念架构,天象的缩影:易卦与数理第二章 宅法禁忌的研究,研究宅法禁忌之意义,研究的方法,《阳宅十书》中的禁忌,《重校正地理新书》中的禁忌,《阳宅大全》中的禁忌,《八宅明镜》中之禁忌,《阴阳地理风水全集》中之禁忌,宅法禁忌的分类,结论,附录,阳宅内形、外形吉凶表。

书从信息汉宝德作品系列(共15册), 这套丛书还有 《汉宝德的人文行脚》《东西建筑十讲》《如何欣赏建筑》《明清建筑二论·斗拱的起源与发展(汉宝德作品系列)》《建筑母语》 等 。原文摘录“士人”对“阳宅”“风水”“阴宅”的态度,本身就很有趣。为什么关注“士人”这一阶层呢?思想形态是自上而下的,普通庶民的态度并没有影响力。而“士”这一阶层,是连通上下的阶层,容易产生联动。现存的阴宅(即墓葬)、阳宅(住宅)等都是当时拥有者思想观念的物化。至于对某一观念的态度,因时、因地、因人而异。且不说其著作中隐藏的态度,或可前后期截然相反。不过值得一提的是,依据作者的说法,自朱子之后,鲜有人反对“风水”,此“风水”是否还为之前的“风水”或者是别的什么,无从可知。但当人们对某一事物持相同观点,再无人反驳时,要么这个事物已死(不再受到关注,固化),要么就是超出认知范围,无法解释。“风水”这一东方秘术,为难了西方人很久,但看目前国内大部分农村地区,仍以风水之术为首,建宅相地,其生命力之旺盛,蔚为壮观。城市智慧建造陕西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好书分享



学校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东仪路8号    


Copyright 2017 Xi'an Eurasia University , All Rights Reserved , 陕ICP备130054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