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闻速递

人居学院寒假好书推荐 | 第一百一十五期:《建筑现象学》

2025.01.12      绿小居      浏览量:5

(图一)建筑现象学

(图二)作者图片



建筑现象学:内容简介:《建筑现象学》为“建筑文化与思想文库”中的一本,从存在现象学和知觉现象学的这两个研究领域的成果和进展进行探讨。从海德格尔的场所论,到梅洛-庞迪的知觉论,作者分别论述了建筑的场所与生活的世界的关系以及建筑知觉与生活体验的关系,并讲述了设计中的现象学以及建筑学中的问题。《建筑现象学》作者沈克宁是旅美建筑学者,其简介如下:教育背景:1985 年毕业于北京工业大学;后入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历史与理论研究所攻读中国古代建筑史专业,1988 年毕业;同年赴美,获伯克利加州大学建筑学硕士。职业经历:曾在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历史与理论研究所工作,后旅美从事建筑相关研究与实践。学术成果:笔耕不辍,有数十篇论文分别发表在《建筑师》《世界建筑》《建筑学报》等国内主要建筑杂志上;专著有《建筑现象学》,与人合著《人居相依》等。

第一章 场所:建筑的场所与生活的世界1.海德格尔的场所论2.场所与空间3.场所的形成4.神性的与未开化的5.场所的“中心”化与层化的世界6.认知与城市形象和心智地图7.“家”与家园的营造8.场所精神9.建筑场所与真实的生活世界10.场所与建筑设计第二章 建筑:建筑知觉与生活体验1.梅洛-庞蒂的知觉论2.体验建筑:知觉的建筑与生活体验3.视觉的体验4.听觉的体验5.触觉的体验6.作为身体本能的营建7.嗅觉和味觉的体验8.时间、寂静与孤独9.光与影10.对知觉和体验的记忆

原文摘要段义孚称场所是已建立起价值的宁静的中心,而开敞、空旷的空间没有标识,没有路径,没有已建立起来的人类意义的固定模式。引自第23页;海德格尔认为"营建"这个古老的词汇是"存在"之所属,决定着作为你的你和作为我的我。你之所以是你和我之所以是我是定居方式的不同造成的。引自第43页;现象学关注本质的研究;建筑具有那种将本质放回存在中的能力。通过形式、空间、光线,建筑交织在一起,建筑能够从特殊场所、纲领和建筑中浮现出来的不同现象将日常生活的体验升华。引自第99页;寂静通常与回忆、沉思和冥想有关。在回忆和沉思冥想中,时间失去了它的意义,失去了它的绵延性质,开始和结束也失去了它们的界限,周遭的现实的场所与空间也失去了意义。此时意识中出现的空间和场所现象,以及与此相关的记忆和经验中的情绪就与胡塞尔所强调的"纯粹意识现象"有关。引自第146页


学校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东仪路8号    


Copyright 2017 Xi'an Eurasia University , All Rights Reserved , 陕ICP备130054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