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07
绿小居
浏览量:
(图一)研究地区视图
(图二)设计预想与实践图
(图三)研究地区人流向分析图
物质空间和人口的高密度发展促进城市快速发展,广场的更新速度与城市发展不同步,步行空间安全系数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增大,公共景观作为广场步行空间的构成要素影响步行空间的安全。以重庆市三峡广场为研究对象,基于层次分析法一模糊综合评价法从绿化、道路、水景设计以及景观小品等方面开展景观安全评价明确景观安全性设计的重点,发现其存在的安全隐患,实现安全评价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的有机结合,为广场步行空间公共景观安全性设计与评价提供参考。关键词--风景园林;公共安全;城市广场;步行空间;安全评价;景观设计
城市广场的更新速度与城市发展不同步,设施陈1日、维护管理不当等原因造成的安全事故逐渐增多。公共景观是城市广场的重要构成要素,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影响广场步行空间安全。随着步行空间公共景观引发的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公共景观安全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的重点。国内的研究侧重于设计方式及策略的提出,大多是理论和经验层面的探讨,缺乏对公共景观安全中微观层面的安全评价与全面深入的定量分析,并未通过具体的评价结果提出针对性的安全设计策略。城市广场是人员较密集的区域,公共景观环境引发的安全万事故屡见不鲜,但目前的研究较少以广场步行空间公共景观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重点分析,
城市广场步行空间公共景观安全因素分析与评价:基于行为主体的感知,三峡广场的公共景观是由软质景观和硬质景观组成的复杂系统,包括水景、绿化、景观小品道路等元素,其公共景观的安全性取决于各组成要素的安全性:1.1 公共景观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进行权重计算前,将目标要素“城市广场步行空间公共景观安全”分解为不同层次的安全要素,建立递阶的层次模型。基于行为主体的心理安全、行为安全及防灾安全,结合三峡广场公共景观组成要素,从绿化设计、道路设计、景观小品、水景安全设计 4 个方面选取 16 项评价因子,建立广场步行空间公共景观安全评价体系。1.2 确定各影响因子的综合权重值,基于城市广场步行空间公共景观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选取对安全方面有一定了解的研究人员(教授、副教授等)发放 20 份专家调查问卷,通过专家打分获得判断矩阵,运用求和积分法求解判断矩阵,并对列向量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各评价因子的综合权重1.3 三峡广场步行空间公共景观安全模糊综合评价基于层次分析法与评判语集,设置三峡广场步行空间公共景观安全情况的调查问卷,采用抽样调查。采用现场随机发放问卷的形式,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98份,有效问卷198份。模糊综合评价结果结合公众使用后的切身感受直观地反映三峡广场公共景观的安全情况,发现公共景观潜在安全隐患,
研究结果:1 水景设计宜强调以行为安全为主的浅水设计水景设计宜重视浅水水景,供游人进入的水景水深宜小于0.3m,儿童嬉戏区的水底应做防滑处理,加强临水防护措施,通过坡道、台阶、汀步等形式实现安全的水岸设计。三峡广场步行空间水景经过近期改造后主要以浅水水景为主,更能保证行为主体的行为安全,公众的认可度和满意度都比较高,2 行为、防灾安全先于休闲体验感的道路设计针对三峡街道式广场的特性,道路设计与绿化结合形成丰富的景观序列,更注重参与者漫步休闲过程中的空间体验,忽略行为主体的行为、防灾安全绿化不应过分占用步行空间,保证道路实际有效宽度不小于疏散宽度,使其保持连续性和畅通性。同时,广场道路宜实行人车完全分行,采用多层次的交通组织形式。根据道路设计不同安全等级的隶属度得出三峡广场道路设计安全等级一般,下级指标的安全评价结果较差。后期可通过抬高步行空间等方式实现人车完全分行,底层商业改由二层进入,形成立体化的步行系统,或采用加强后期管理等措施保证行为主体的步行安全。3 景观小品满足使用群体的心理、行为安全感受人流密集的广场对照明设计的要求比较高,广场夜间功能性照明的灯具通常采用高度为 3~5m 的庭院灯和6~15m 的道路灯。照明设计需保证通行和社会交往活动的安全,控制路面照度和亮度的均匀度。三峡广场景观小品的安全性受设施的更新与加固、设施的人性化设计影响较大,众对两者的安全等级评价度较高使景观小品较安全的隶属度偏高,但三峡广场照明的安全等级较差对行为主体的心理安全与社会交往活动造成不良影响的,需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需要提高功能性照明的照度。4 绿化设计满足视线、行为可达的防灾安全需求不同的植物搭配会形成不同的空间类型,树种的选择应具合理性,植物的高度、密度要与广场空间相协调,绿化设计不同安全等级的隶属度(表 4)反映出三峡广场的绿化设计安全程度一般,需要重点整治,
公共景观涉及的因素复杂,本文作者结合三峡广场步行空间的公共景观要素建立安全评价模型,根据评价因子的综合权重确定了景观安全性设计的重点内容,包括合理组织交通流线、及时更新与加固设施、水景安全护栏与水边的安全处理等方面,并根据三峡广场的实际安全评价结果从绿化、道路、水景设计以及景观小品等方面提出具体的设计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