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1
绿小居
浏览量:
(图一)王小龙同学
(图二)施工团队
(图三)施工场照
随着我国土建行业发展步入调整期,土木工程领域近年来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网络上关于建筑业是“夕阳”产业的观点层出不穷,土木工程专业也因此被视为“末流”专业。然而,在国家“一带一路”建设重要战略的推动下,土木行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随着海外大基建项目的蓬勃开展,国内大量土木人才被输送到海外,参与到全球基础设施的建设中。西安欧亚学院人居环境学院土木工程2020级毕业生王小龙,就是这股海外建设大军中的一员。面对国内土建行业的挑战,他毅然决然地选择了远赴非洲几内亚,投身于力拓西芒杜非工艺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该项目位于几内亚东南部,拥有世界最大高品位铁矿石矿藏之一,初期年产可达1.2亿吨,如此宏大的工程自然需要像王小龙这样的土木专业人才来保驾护航。在几内亚凯鲁阿内省的西芒杜铁矿场建设项目中,王小龙同学参与了西芒杜铁矿Ⅰ、Ⅱ号区块开发一期工程。他主要负责带式输送机安装工程中的吊车便道、吊车位及拼装场地的修整工作,这包括指挥挖机、装载机、压路机、自卸车等土方机械进行临时便道的修理和平整,以确保为组装输送带提供坚实可靠的道路基础和良好的安装条件。同时,他还参与了二标段的钢结构施工,涵盖了粗矿堆场、预先筛分厂房、中碎厂房等多个关键设施的建设。
面对语言障碍、文化差异和物资短缺等多重挑战,王小龙同学凭借出色的专业技能和卓越的团队协作精神,与项目上的中国同事和非洲伙伴们紧密合作,共同克服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他的出色表现不仅赢得了项目组的赞誉,也为西芒杜铁矿场这一世界级大型基础设施的建设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在非洲的工作和生活对王小龙来说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成长。他不仅要适应陌生的环境和文化,还要克服种种困难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然而,正是这样的经历让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职业信念和人生追求。作为一名土木工程人,能够参与到如此重大的国际项目中,不仅是对自己专业技能的肯定,更是对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积极响应和贡献。在几内亚的日子里,王小龙还深刻体会到了当地的风土人情和人文魅力。他结识了许多友善的当地人,了解了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这些经历不仅丰富了他的人生阅历,也成为了他一辈子的财富。此外,与外国人的交流还提高了他的外语水平,这也是他此次非洲之行的一大收获。王小龙的故事是西安欧亚学院人居环境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学子海外就业的一个缩影。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西安欧亚学院“以雇主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的办学理念,也展现了土木人在国际舞台上的风采和担当。他的经历无疑会激发更多在学院学生赴海外就业的兴趣和热情,让他们勇敢地走出国门去追寻属于自己的梦想和未来。在非洲几内亚的广袤土地上,王小龙和他的同事们正用专业知识和技能为项目的顺利进行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他们的努力不仅为几内亚的基础设施建设添砖加瓦,也书写着属于西安欧亚学院人居环境学院土木人的辉煌篇章。他们的故事将激励着更多像他们一样的人居学子勇敢地踏上筑梦非洲的征程,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几内亚简介:几内亚共和国位于西非西岸,北邻几内亚比绍、塞内加尔和马里,东与科特迪瓦接壤,南与塞拉利昂和利比里亚相邻,西濒大西洋。国土面积245857平方公里,全国共有7个大区和1个首都科纳克里市、33个省、304个专区。人口约1504万,全国有20多个民族,其中富拉族约占全国人口的40%以上,马林凯族约占30%以上,苏苏族约占20%。几内亚自然资源丰富,有“地质奇迹”之称。铝、铁矿储藏量大且品位高,其中铝矿探明储量居世界第一。水利资源丰富,是西非三大河流发源地,有“西非水塔”之称。可耕地600万公顷,其中80%未开垦,农业发展条件得天独厚。经济以农业、矿业为主,铝钒土、咖啡、可可和橡胶是几内亚经济的主要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