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新闻速递

码住慢慢看!寒假案例推荐63.0 | 长安镇创业广场改造

2024.01.19      绿小居      浏览量:

(图一)建筑俯视图

(图二)建筑3D模型


长安创业广场改造项目,是在长安镇寻求产业转型的背景下,意图探索“空间-产业-制度”三重创新的可能。业主计划将整个片区旧厂房改造为“创业园区”,将沿街一列商店、宿舍和厂房的改造设为催化剂。我们的设计构思从沿街面起步:超长的沿街建筑,我们尝试用一片橘色“飞毯”——钢结构雨棚将其统合起来。雨棚屋面选取了长安人大量使用的橘色屋檐和用赭色圆柱支撑,向长安的新传统致敬-长安镇李姓人居多,称自己为唐太宗李世民的后代,喜欢在公共建筑和农民新村中用橘色陶瓦或琉璃瓦,表达他们对唐长安的文化认同。同时,我们在各建筑之间,增设过街楼连廊,加强联系、统领不同建筑立面。

交叉口的“城市入口”、园区的主入口和聚集广场,都是改造中重点雕琢的公共空间。为了从不同方向便利进入园区,我们将2号楼南北两侧的开间改造成为开放步梯,形成多层空间的立体流线。建筑的背街面因朝向另一个旧厂房背侧,显得死气沉沉。我们将两侧打通,以商业活动激活这条步行街道,并且联通现有的公园(聚集广场),串联起公共空间共同体。改造项目自然赋予新旧构筑的对话契机。在一次踏勘中,意外发现2号楼本来竟是一栋计划修建三层的“烂尾楼”,爬上现状屋面一看,两列柱子整齐地露出头来。新建筑因此才突然有了落在旧建筑结构上的可能性。于是,我们系统梳理出三种圆钢柱的落地方式:雨棚端头、城市街角处——圆钢柱直接落地;圆钢柱与楼梯台阶交接——柱础与台阶或平台齐平;圆钢柱与二层屋面交接——圆钢柱与露出二层屋面的柱头搭接。建筑沿街一侧的立面,延用旧建筑肌理,以近似的棕红色瓷砖包裹,其余立面以涂料更新。为了昭示新旧建筑间的区别,新建筑立面的铺装进行竖向排布,和旧建筑形成微妙的肌理对比。地面铺装呼应建筑秩序,利用原有建筑开间模数向创意园内部延续,转化为地面铺装、座椅、汀步等景观元素,形成整体感。“长安创业广场”用极细微的空间和建构缝合手段,为一个破败的厂区边缘注入活力,也让市民获得对他们习以为常的城镇一种全新的观感。


学校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东仪路8号    


Copyright 2017 Xi'an Eurasia University , All Rights Reserved , 陕ICP备130054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