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01
绿小居
浏览量:

(图一)西科大史玉芳教授演讲

(图二)演讲内容

(图三)答疑解惑
5月25日,西安科技大学史玉芳教授的讲座在人居环境学院西A-202教室开展。在一个半小时的讲座中史教授向我们介绍了EPC工程总承包模式、EPC工程总承包的全过程、以及EPC工程总承包模式存在的问题和策略。
“EPC工程总承包模式已成为国际工程承包市场主流建设管理模式,也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主流商业模式。EPC模式服务于 “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在优化中国工程承包模式的同时帮助中国建设与国际接轨,更好的展示大国风范。”史玉芳教授首先肯定了EPC工程承包模式在国际承包市场内的地位。其次对此承包模式的过程展开了阐述,EPC工程总承包的全过程包括:项目投标报价管理、项目初始阶段的工作—项目策划、设计管理、采购管理、施工管理。采用总包价格模式,以尽可能低的成本在符合承包商自身的经济利益的基础上交付,促使承包商以最低的运营成本和尽可能高的质量交付工作。
同时史玉芳教授还将EPC工程承包模式与传统模式作比较,并对EPC工程承包模式的优势劣势进行了一个汇总。与传统工程承包模式不同,EPC模式由能够整合产业链关键资源和实施全局的一方牵头,负责工程总体的设计、采购、施工的全过程承包,可以帮助业主转移建设期的大部分风险,降低人力资源成本;加强建设工程各阶段的紧密衔接;最大化发挥人才能力,扩大经济效益;明确责任主体方便任务分配和问责。
史玉芳教授在说明EPC工程承包模式所存在局限性时不仅说明了原因,还对它未来的发展之路进行了分析。目前我国的有些政策与EPC模式不兼容,如审图机制,要求是审完图才能施工,但EPC讲求的就是深度交叉;再比如,监理机制,我们国家的监理就是针对传统意义上的五方责任主体,这里面就没有EPC承包商,甚至有的业主直接就拿施工承包商来对待。并且业主对EPC模式缺乏深刻认识并过度干预项目管理,既想让承包商承担高风险又不愿意看到其获取高收益的矛盾心理。所以要推动EPC模式的普及就要尽快完善推行EPC工程总承包的法律法规,加强对推行EPC工程总承包的宣传与培训,在总分包商之间形成合理的利润分配机制,与分包商形成真正的优势互补和利益共同体,采用强矩阵的项目组织管理模式,建立起与设计施工环节“深度融合”的物资采购管理体系。EPC模式大大缩短了建设工期,节省项目投资,提高工程质量,保证安全的建设目标,在与国际合作交流上成为一种建筑工程发展的一个总体趋势,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在讲座的最后史玉芳教授回答了同学们关于考研的问题,向我们介绍了学硕和专硕的区别,以及工程管理专业的考研方向,在互动中鼓励我们考入西安科技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技术经济与管理、工程项目管理等方向的研究生,在专业领域有更深入的探索。作为现代建筑行业的预备力量,人居环境学院学生更应该目光长远,以扎实的专业知识为功底,增强自身能力,去顺应社会需求,在你我所热爱的行业尽情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