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31日下午,人居环境学院工程管理、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家论证会在图书馆学院会议室召开。会议荣幸邀请到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胡长明教授、中煤西安设计院张平安教授、西安科技大学曹萍教授、中技国际招标公司西北分公司李爱团经理,及学院教务处处长助理张娜老师、通识教育学院院长助理姜凯老师莅临现场进行指导。人居环境学院殷颖迪副院长、耿小翌助理,土木工程教研室关宏洁主任、王群副主任、工程管理教研室邹继雪主任、薛婷副主任、土木工程专业负责人严心娥老师及工程管理教研室全体教师参会。
人居环境学院工程管理专业负责人赵一方老师、工程造价专业负责人董婧老师分别对工程管理专业和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进行了汇报。赵一方老师结合分院发展战略和市场需求,从修订依据、修订的实施和方案实施保证体系这三个方面介绍了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董婧老师基于调研分析和培养目标,从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思路、培养目标的确定、核心能力的确定和课程设置的确定这四个方面介绍了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
专家点评和交流互动环节中,与会专家对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给予了充分肯定,肯定了人才培养方案结构完整、调研充分、编写规范、课程设置合理、培养目标明确。同时各位专家也从高校培养及市场需求等角度分别对培养方案提出自己的建议。胡长明教授指出课程安排应进行细化,建议将内容重复的课程进行合并,应注意课程开设的先后顺序,更好的体现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曹萍教授指出,课程设置应体现学院以“BIM、绿色建筑和不动产”为主的战略发展方向,在绿色建筑课程方面,应加入《建筑物理》等相关课程,让学生更多的了解建筑声、光、热等知识;工科课程关联性较强,对课程安排需进行细化,建议将《可行性研究》课程改为工程咨询方面的相关课程,使其涉及面更广。来自招标公司的李爱团经理建议在《园林艺术》课程中加入先导课程,并加强BIM的建模及应用。张平安教授指出培养优秀的工程管理、工程造价人才,应着重加强学生的手工计量与计价的能力。学院教务处处长助理张娜老师、通识教育学院院长助理江凯老师建议在公共选修课环节应加入体现欧亚DNA的相关课程,如批判性思维、结构化等课程,加强对学生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人居环境学院殷颖迪副院长对论证会进行了总结发言,肯定了工程管理教研室各位老师的辛苦付出,也衷心的感谢各位专家和领导的指导建议,指出会后老师们应认真总结专家、领导的意见,进一步修改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并以此为契机,加快转型步伐,在培养方案中体现工程管理、工程造价专业的特色。
此次论证会在各位专家和领导的热烈讨论中圆满结束。论证会对于工程管理、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工程管理教研室 高华锋/供稿 李博/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