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新闻速递

Workshop系列活动 设计改变价值 思考改变人生

2019.11.20            浏览量:

 

在前两天“工作坊”活动中,专家讲座和行业导师的指导使同学们“初探”到建筑的美好,动手制作模型体验到建筑的魅力。本着提升学生新体验,探索应用型教育新方式的理念,之后两天同学们持续探索,通过CAD制图,国际化视角在workshop中继续挑战着自己。

教育的美好,在于快乐的学习体验。持续提升学生新体验,探索应用型教育的新方式,注重学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情感、意志的锻炼,让知识突破行业及地域,让学习成果可视化,让教育过程被记录和展示——人居,积极的改变总是一个接一个,再接一个。


(图一)作品成果展示

设计改变价值,思考改变人生。在人居,你还可以这样学:进入初探-workshop《建筑认识与表达》模型设计与制作工作坊,与建筑设计、模型设计、图形设计等领域的企业导师,与土木工程、工程管理、智能建造、工程造价、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专业的老师和同学一起,体验不一样的设计和思考、快乐与学习。


(图二)同学研究作品成果

11月16日竞演厅。法国国家注册建筑师李响分享了关于建筑模型的制作过程:从二维三维的转换到建筑设计的理念方法到其表达方式;轻松愉悦地叙述了关于ISHIGAMI方面的内容,为同学们展示了众多比较有影响力的建筑师的模型作品。


图三)李响老师模型制作过程

建筑设计师李玺作《模型研究开发》主题演讲,他娓娓道来个人在建筑设计行业的经历,风趣幽默的演讲使现场气氛极度活跃。积极思考、心存疑惑的4名同学先后向李玺老师提问,最快乐的莫过于得到了合理的解答——提问不是疑惑,而是自信。


(图四)李玺老师演讲自身行业经历

中国电建西北院建筑设计师、西安 AIG 建筑工作室创始人王文瑞,法国建筑师李响老师讲解了建筑绘图的基本知识及软件的操作与演示。参考老师的讲解案例及部分网络资源,同学们根据导师要求进行了绘图作业,其中包括平面、立面以及剖面的绘制。


图五)同学们动手能力的展示

多动手,就会有自信,再重复的练习——两天的时间同学们的设计、思考、动手能力得以提升,离更好的自己又近了一步。


(图六)老师答疑解惑(1)

(图七)老师答疑解惑(2)

(图八)老师答疑解惑(3)

(图九)老师们的讨论

法国建筑设计师MeiMa于11月18日、19日入驻工作坊。当她主讲《从设计到模型》时,从不同设计的区分、不同功能性的设计、影响设计的因素,到分享个人的设计理念、展示国际性特色建筑——她强调设计会不断演变、循序渐进,不会一蹴而就;同时她强调,功能性是建筑设计中最重要的部分,所有的设计最终都要服务于功能。


(图十)MeiMa老师分享总结

薛佳龙丨智能建造1901班

Q:My major is Intelligent Construction, which is a new major in China. I would like to ask about the development of intelligent construction in foreign countries.

我的专业是智能建造,在中国这是一个新专业,我想问一下,智能建造在国外的发展情况?

A:My major is Smart Cities. It's similar to yours.The development is good.

我的专业是智慧城市。我们的专业是相通的,发展还不错。

 

Q:If I study abroad, what subject can I choose??

我如果在国外留学,专业可以选什么?

A:Smart cities. Maybe you can study it.

智慧城市。也许你可以选我这专业。


(图十一)同学提问(1)

李怡蓉丨智能建造1902班

Q:People's habits will also affect the design of buildings, everyone's habits are different,isn't that a big personal influence to architectures?

人的习惯也会影响建筑的设计,每个人的习惯都有所不同,那对建筑岂不是有很大的冲突?

 

A:Architectural habits vary from person to person, areas to areas. So designers should complete the projects not only meet the needs of the owners but also suit to different environments. At the same time, it should also show the design concepts and thoughts. So don't worry about the personal influences.

建筑的习惯因人而异,会根据环境的不同来设计,并且满足业主的需求来完成,同时具备设计理念和思路,所以不用担心。

(图十二)同学提问(2)

阮景成丨土木工程1902班

Q:Does every concept from designers is based on local conditions?

一个设计师的理念能有很多种,每个建筑的理念都是因地制宜吗?

A:Yes, every building is based on the integration of design concepts and local conditions. In many design concepts, designers do not need to consider all of them, but only to choose one or two of them.

是的,每个建筑都是基于设计概念和实地状况的结合。设计师可能有很多个理念,但是他只需要选取使用其中适用于当地的一两个概念。

 

Q:Are unique designs mostly from the architects’ inspiration?

独特的设计绝大部分来自于灵感吗?

A:Most successful buildings have a correct design philosophy and inspiration, whereas most failed buildings lack it.

大多数成功的建筑都有正确的设计理念和灵感,而大多数失败的建筑却缺乏这种理念和灵感。


(图十三)同学提问(3)

尹永瑞丨土木工程1902班

Q:Hello, Meima. I'd like to know what you think a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architecture? What do you think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Chinese and foreign architecture?

老师你好,我想知道您认为中国建筑的特点是什么呢?您觉得中国和国外的建筑的区别是什么呢?

 

A:I don't know much about Chinese architecture, but I think Chinese architects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interior walls. The facade was neglected. In fact, the interior and exterior walls all need to be considered by designers. I think Chinese and foreign buildings have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 but from what I see, I think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residential planning, for example, I cannot find the place to throw rubbish.

我对中国的建筑不是特别的了解,但是我觉得中国的建筑更注重室内的设计,尤其是居住建筑,室外的设计感并不是很注重,其实室内外的墙体都是建筑师应该关注的部分。我觉得中国和国外的建筑都有各自的特点,但是以我现在居住的地方来说,我觉得基础设施不够完善,使用流线不清晰,比如我不知道垃圾应该往哪里扔。


(图十四)同学提问(4)

设计改变价值,思考改变人生。人居环境学院副院长殷颖迪表示:此次工作坊既是分院对全新课程的一种尝试,也是学生对建筑的一次感知和体验。通过大师讲堂、企业沙龙、学生实践,让建筑从学生手中的每一个点、每一根线、每一块板中活出建筑本该有样子,让学生体验科技建筑、绿色建筑和人文建筑。

图十五)工作坊同学合照

为优秀的自己,锻造自己的优秀。期待初探-workshop的每一名同学,成长为更优秀的自己。动手、实干创未来,胜利将触手可及。COME ON!


(图十六)模型设计师王晓飞

王晓飞

模型设计师 西安迪乐展览展示工程

有限公司总经理

主讲:沙盘模型 分类与实践

(图十七)模型设计师陈纪龙

陈纪龙

模型设计师 西安迪乐展览展示工程

有限公司总设计师

主讲:沙盘模型绘图 及制作工艺

(图十八)建筑设计师王文瑞

王文瑞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

中国电建西北院建筑设计师

西安 AIG 建筑工作室创始人

主讲:建筑模型制作 历史建筑中的“围合”

(图十九)建筑设计师李玺

李玺

建筑设计师  西安交通大学建筑学学士

曾任职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厦门分院

都市研究中心

西藏圣益建筑设计

主讲:模型研究开发

(图二十)建筑设计师李响

李响

建筑设计师  法国国家注册建筑师  

巴黎马拉盖国立高等建筑学院硕士

巴黎国立高等装饰艺术学院硕士

法国勒芒国立高等美术学院学士

(图二十一)建筑设计师MEI MA

MEI MA

建筑设计师 拉巴特大学 建筑学硕士

蒙特利尔理工学院建筑学士

伊布诺大学经济学学士

主讲:从设计到模型

(图二十二)结构工程专业硕士王翊骅

王翊骅

清华大学 结构工程专业硕士

工业和信息化部BIM认证教师

北京绿色建筑产业联盟BIM专委会首批特聘专家

主讲:BIM与模型

(图二十三)设计总监徐毅楠

徐毅楠

未来设计机构设计总监

CCII首都企业形象研究会会员

IDA icograda会员  CPTA陕西省包装技术协会会员

主讲:《建筑之旅》

(图二十四)模型设计师杜喜锋

杜喜锋

模型设计师

西安迪乐展览展示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主讲:沙盘模型制作工艺

(图二十五)跨界设计师吴振亮

吴振亮

跨界设计师&BD

主讲:《游学工作坊》

(图二十六)工作室主持人张笑

张笑

品墙艺术影像工作室主持人

主讲:《空间摄影解析》


(图二十七)小组合作讨论

TA说:

每天的讲座和活动,让我们打开了建筑世界一扇又一扇的大门,每天都有新的认知,更加想要了解这个新奇的建筑世界。在模型的制作中,发现一个遥不可及的建筑在我们的手工制作中也可以熠熠生辉。通过CAD制图,从一个点,一条线,一个面,一点一滴,重复一遍又一遍的指令,让它在软件中显示出来,让我彻底爱上建筑这个行业,让我更加想要了解设计师的设计理念和丰富的内心世界!

FROM:李思滔

工程造价1801班

图二十八)老师指导

(图二十九)工作坊同学合照

(图三十)同学分享心得

文 案|张璐瑶

摄 影|赵 明   徐浩杰  马 腾

 美 编|樊 田  李梓璇

指 导|徐缤荣

学校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东仪路8号    


Copyright 2017 Xi'an Eurasia University , All Rights Reserved , 陕ICP备130054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