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30
绿小居
浏览量:

(图一)国泰新点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王沈斌

(图二)资产部采购管理中心 谢愉

(图三)学生认真听讲
在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各行各业的今天,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领域也迎来了智能化转型的关键时期。为帮助工程管理专业学生把握行业前沿、构建未来竞争力,特举办《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与招标采购业务深度融合》专题讲座。本次讲座将系统解析AI大模型如何重塑招投标全流程,为《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提供前沿内容支撑,助力学生从理论走向实践、从传统走向智能。
(1)政策引领与技术底座:把握行业发展新动向本次讲座深入解读“人工智能+”写入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的战略意义,分析国产大模型在技术封锁背景下实现突破的路径。学生将理解政策导向如何推动行业变革,并建立起“政策—技术—业务”联动的宏观认知框架。
(2) AI重塑招投标全流程:十大智能场景深度解析本次讲座系统展示大模型在招投标各环节的落地应用,包括:智能编标与审标:自动生成招标文件、智能解析投标材料;智能寻源与核价:动态分析供应商风险、预测市场价格趋势;智能辅助评标:自动对照标书内容、参数智能比对;智能合规监管:自动检测围串标行为、实时解答法规问题;智能办公协同:合同自动审查、会议纪要生成、政策智能问答。(3)真实案例教学:从知识理解到能力建构本次讲座通过南通“交易大脑”、深圳龙岗政务AI助手等真实案例,学生将直观感受AI技术在公共资源交易、企业采购等场景中的实际效果,理解智能系统如何提升交易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增强风控能力。(4)技术原理浅析:理解AI如何“思考”与“决策”从自然语言处理到多模态理解,从预训练到强化学习,讲座将以浅显易懂的方式解析大模型核心技术原理,帮助学生建立对AI系统的基本认知,为未来人机协同工作打下基础。
本次讲座不仅是一次前沿技术分享,更是《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实践。通过将真实的行业智能化案例引入课堂,我们将共同推动工程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为学生们开启一扇通向智能建造时代的大门,助力他们成为引领行业未来的中坚力量。
学生:刘心悦 工程管理2301这次讲座彻底改变了我对招投标枯燥繁琐的刻板印象。我最大的收获是理解了AI如何实现智能辅助评标。系统能自动比对招标文件和投标文件的技术参数,这不仅能极大提高评标效率,更能减少人为疏漏和主观倾向,让结果更公平、公正。这让我意识到,未来的工程管理,技术将是保障流程规范的核心力量。
学生:陈豪 工程管理2302让我最感兴趣的是智能核价与智能寻源功能。原来AI可以通过分析海量数据来预测材料价格趋势,还能多维度评估供应商风险。这比我之前学的手动询价、看资质文件要高效和智能太多了。我认识到,未来的造价工作不仅仅是算量组价,更要学会利用AI工具进行市场分析和风险预判,我的专业视野一下子被打开了。
学生:杨贵钧 工程管理2301作为一名对法律感兴趣的学生,讲座中智能合同审查和政策法规智能问答部分让我眼前一亮。AI可以瞬间完成合同条款的合规性校验,并能基于最新法规库进行答疑。这让我思考,未来的法律工作模式将会是人机协同。我的收获是,将法律知识与AI工具相结合,能为项目筑牢风控屏障,这是我未来需要努力的方向。
学生:班俊涛 房地产开发与管理2301我从技术角度看到了跨界应用的可能。讲座清晰地解释了NLP、知识图谱等技术在标讯精准订阅和文件解析中的原理。我不再觉得大模型虚无缥缈,而是看到了它在一个垂直领域落地的清晰路径。我的收获是,我的信息管理专业背景在智慧工程管理领域大有可为,比如参与构建和维护那个强大的行业知识库。
学生:路兴愉 房地产开发与管理2301这次讲座对我来说是一场及时雨。在求职季,我一直在思考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讲座展示的智能编标、智能寻源等场景,正是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方向。我的收获是,我不能再满足于只会传统流程,必须主动学习并理解这些智能工具。这让我在面试时,能清晰地表达我对行业前沿的认知和拥抱变化的意愿,信心倍增!